世界新經(jīng)濟走廊——"白令海峽經(jīng)濟圈"
發(fā)布時間:2015-11-03 08:55 來源:華電國威
白令海峽是位于亞洲最東點的迭日涅夫角和美洲最西點的威爾士王子角之間的海峽,約85千米寬,深度在30-50米之間。這個海峽連接了楚科奇海(北冰洋的一部分)和白令海(太平洋的一部分)。
白令海峽有五重身份:一是溝通北冰洋和太平洋的唯一航道;二是北美洲和亞洲大陸間的最短海上通道及洲界線;三是俄美兩國的分界線;四是國際日期變更線的通過處;五是曾經(jīng)的地球路橋——在冰河時期,白令海的水面降低,白令海峽成為一個白令海陸橋?脊艑W家們認為,美洲印第安人的祖先是一些亞洲來的獵人,跟著獸群到了北美洲之后定居。
一、中國入“北”
2013年5月15日,對于中國來說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日子,在瑞典北部城市基律納召開的北極理事會第八次部長級會議,中國與日本、韓國、新加坡、印度、意大利6個國家被吸納為北極理事會正式觀察員國。比起其他5國的一番風順,中國這一“資格”的獲得卻來之不易。
盡管北極理事會內(nèi)部成員國之間充滿矛盾,但受“中國因素”的影響,最終他們還是接納中國成為其正式觀察員國。這不但意味著中國可以更方便地參與北極事務(wù),同時也讓中國為這一刻長達7年的努力有了圓滿的結(jié)局。
據(jù)悉,中國2006年就開始申請北極理事會的正式觀察員國地位,是此次批準6國中最早的。2007年,中國成為該組織“特別觀察員國”,2012年4月,中國再次申請成為北極理事會的正式觀察員國。
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積極與北極八國展開合作。特別是與一些原住民接觸,讓他們更加了解中國。此舉對中國“入北”起到了有利的促進作用,成為北極理事會正式觀察員國,為中國參與北極治理提供了非常好的平臺。一方面,中國可以有效參與北極的環(huán)境保護、科學考察、航道和資源開發(fā),維護自身利益。另一方面,這也是中國融入國際體系,維護國際秩序的好機會。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中國要參與維護全球公共利益,避免北極軍事化。
二、中國規(guī)劃白令海峽高鐵
去年,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鐵路專家王夢恕透露,在更遠的未來,中方有意與俄美加合作,建設(shè)一條橫跨白令海峽,長達上萬公里的高鐵,連接歐亞美三個大洲。中俄加美高鐵從中國東北出發(fā)一路往北,經(jīng)西伯利亞抵達白令海峽,以修建隧道的方式穿過太平洋,抵達阿拉斯加,再從阿拉斯加去往加拿大,最終抵達美國。
在各種利益博弈暗流涌動的北極,中國作為北極理事會的新成員,如何參與北極事務(wù),確實是一個需要智慧的新命題。眼下,隨著北極冰融加劇,北極逐漸從世界的邊緣變?yōu)槭澜绲闹行模蔀槭澜绺鲊侵鸬男聭?zhàn)場。緣何北極會成為世界各國角逐的新戰(zhàn)場,蓋因有四:一是豐富的資源。北極地區(qū)的原油儲量大概相當于目前被確認的世界原油儲量的1/4,天然氣儲量估計相當于全世界天然氣儲量的45%,煤炭資源總儲量約10000億噸或者更多,同時該地區(qū)永久凍土底層和北冰洋的大陸架中蘊藏有豐富的可燃冰資源。除化石燃料外,該地區(qū)還有富饒的漁業(yè)和森林資源以及鎳、鉛、鋅、銅、鈷、金、銀、金剛石、石棉和稀有元素等礦產(chǎn)資源。
二是巨大的地緣經(jīng)濟價值。隨著北極冰層融化速度的加快,該地區(qū)每年可通航的時間將越來越長。該地區(qū)將出現(xiàn)兩條可以常年通航、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線,它們將成為聯(lián)系東北亞和西歐,聯(lián)系北美洲東西海岸的最短航線,將使亞、歐和美洲之間的航線縮短6000到8000公里,可以節(jié)約大約40%的海上運輸成本。北極航道將會與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展開激烈的競爭,整個國際航運格局會發(fā)生很大變化,而且北方航線的開通將把北美、俄羅斯、西歐、東亞聯(lián)系在一起,形成環(huán)北極經(jīng)濟圈,這必然深刻影響世界貿(mào)易、經(jīng)濟和地緣政治格局。